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明永乐 增禄佛母 H18.2cm 成交价:RMB 14,260,000 何道洪 歪嘴梅桩套壶 成交价:12,650,000 明嘉靖 青花缠枝花卉龙纹大盘 D77cm 成交价:9,545,000 王铎《草书》纸本/立轴?1629年作 346×98 cm 成交价:8,740,000 清早期 白玉英雄双联瓶 H21.4cm 成交价:6,900,000 ...
老酒收藏 精美的拍品吸引了诸多爱好者 预展现场 紫砂专场 佛像专场 潘天寿《晴晨》 清康熙 金刚萨埵 清乾隆 白玉雕麻姑乘槎摆件 L25cm 翰海2013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6-8日在北京朝阳悠唐皇冠假日酒店举行。此次拍卖对应时下收藏热点及新兴板块,共推出19个专场3300余件拍品。常规的古代、近现代书画、油画雕塑、古...
中国文物网讯(编辑 尉露)12月7日,翰海2012秋季拍卖会在北京朝阳悠唐皇冠假日酒店启槌,正式拉开拍卖的帷幕。记者在首日进行中国书画及油画雕塑专场的拍卖了解到,共推出近现代、古代书画,当代书画,现当代美术以及小雅观心共7个专场,总成交逾2.7亿元,成交率约70%。 有鉴于秋拍市场的下行调整趋势,翰海此季秋拍定位于稳健、务实,延展拍卖项目,细化专场门类,拍品数量压缩,估价趋近市场成交均价,以中...
翰海2010秋拍“小雅观心---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专场”于12月11日下午圆满谢幕。全场79个标的悉数成交,成交总额近2300万,虽以无底价起拍,但场内火爆的气氛、热烈的叫价表明了藏家对于插画连环画手稿等市场价值的认可。如此高质量、大规模的插画连环画原稿首次亮相拍场,受到了藏界朋友的广泛关注,拍卖现场座无虚席。 杨永青《半夜鸡叫》 291.2万元成交 ...
上周末,北京翰海和西泠印社分别在一北一南敲响了本年度秋拍的拍槌。承继上一轮秋拍的火爆势头,这两场拍卖均纷纷爆出佳绩,多个记录被打破,尤其是中国书画表现最为抢眼,体现出买家对艺术品精品的热捧,也凸显出中国书画已成为当下市场最热门的板块。 中国书画又有新纪录 12月10日,翰海2010秋拍首日,下午举行的庆云堂近现代书画专场中,被誉为今秋近现代书画市场最大亮点之一的徐悲鸿写实巨制《巴人汲水图》以...
徐悲鸿巴人汲水1.71亿成交创中国绘画世界纪录 翰海2010秋拍于12月12日圆满落下帷幕,2800余件拍品总成交超过19亿元。32件拍品成交过千万。 成交结果显现,市场行情在资金流动性和精珍资源流通有限的双重推动下,价格体系全线上升。具有代表性和重要价值的典藏级文物备受市场追捧。品质、价值与来源成为打开行情上升通道的关键。更为多元的参与者进入市场,显现不容忽视的实力,对市场格局与资源流动产...
历时3天的翰海2010秋拍会,12日晚在北京落幕,包括中国书画、古籍善本、玉器、犀角雕刻等2800余件拍品创出佳绩,总成交额超过19亿元人民币,其中一件拍品过亿成交,32件成交过千万大关。 12月10日,翰海2010秋拍首日,在近现代书画专场上,被誉为今秋近现代书画市场最大亮点之一的徐悲鸿写实巨制《巴人汲水图》以1.71亿元成交,刷新徐悲鸿作品拍卖最高价,打破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纪录,同时创下中国...
12月10日,翰海2010秋拍首日,下午举行的庆云堂近现代书画专场中,被誉为今秋近现代书画市场最大亮点之一的徐悲鸿写实巨制《巴人汲水图》以1.71亿元成交,刷新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。 《巴人汲水图》局部 徐悲鸿《巴人汲水图》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,是一幅真实记录民众阶层生存景象的艺术珍品,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。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走向现代的开篇之作,徐...
北京翰海2010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7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。届时,中国油画拍卖史上最重要的作品——郎世宁油画《纯惠贵妃像》参加拍卖,将成为最热门的收藏品种。 在此次推出的众多拍品中,出自意大利籍的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之手的《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》(简称《纯惠贵妃像》),最为引人注目。这幅作品绘于乾隆初年,所画之人为乾隆皇帝最宠爱的纯惠皇贵妃。后经故宫博物院聂崇正先生的考察,该作是清宫首席西洋画...
翰海将于12月10日的庆云堂近现代书画拍卖会中重点推出徐悲鸿代表名作《巴人汲水图》。该幅作品曾在2004年翰海拍卖会上以1650万元成交,创造了当时徐悲鸿个人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。 《巴人汲水图》是一幅真实记录重庆人民辛勤劳作的艺术珍品,被誉为徐悲鸿先生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表作之一。《巴人汲水图》的创作成功,在当时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,作品1938年展出时,即被誉为R...
10月25-26日,翰海拍卖携陈逸飞经典作品《长笛手》在上海展出。25日展览还未开始,场外就等候了很多期待的观众。 陈逸飞古典浪漫主义名作《长笛手》,作为本次拍卖最为精彩的拍品之一,同时也是陈逸飞作品中多次发表、广为人知的代表作,受到沪上媒体、公众、藏家的高度关注。 此幅《长笛手》,融汇东方情调和西方绘画技巧,体现出中国画家直面西方题材的拓荒精神和勇气。细腻入微的民族情怀,灵动高超的技法表现...
本报讯 记者初志英报道:今年是北京翰海成立15周年,翰海的今秋拍卖以庆典形式推出,自10月起即携拍卖精品赴香港、山西、杭州、上海、山东等地巡回展出,11月在京举行庆典拍卖会。此次翰海秋拍共有14个门类16个专场,总估价5亿元至6亿元,翰海15年来所涉足的全部艺术品类都将登场。
《二十八忠孝故事图》是中国近现代画坛巨匠张善孖先生的铭心杰作,作品取材于古代28位贤良、忠孝之士的事迹,画于1937年十月、十一月间。 张善孖(1882——1940),名泽,字善孖,号虎痴,四川内江人。他擅画山水、花卉、走兽,尤以画虎驰名,精于鉴赏,家富收藏。但抗日战争爆发后,他毅然舍弃财产与收藏,以一个手持画笔的文士,积极投身抗战救国的民族大业。他画了许多虎画,寄赠给前方将士,鼓励他们奋勇杀...
花觚又名花插,乃佛教五供用品,为插花供佛的工具。按照佛前五供的摆放方式:是一对花觚,配合一对烛台,各放置在香炉的两旁。香炉、烛台、鲜花来敬佛、礼佛的一种礼仪形式。佛教里讲究“三”这个数字,而“香炉、烛台、花觚”代表了“三具足”。觚为商周青铜器中的盛酒具,元、明、清三朝用它插花或陈设(祭祀)之用,所以称花觚。发展至清乾隆时期,器...
花作为人类审美的原点之一,寄托了人们无限的神思,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,文人雅士,攒花以咏志;羁旅迁客,折枝而抒情;小楼深闺,落红秋千为伴;边塞鼓角,飞雪梨花千树。每个中国人莫不借以这些美的精灵,去慰藉自己心灵中的诉求,久而久之,这些花朵被拟人化了,变成了可以交流沟通的对象,月令花神便是对每年十二个月冠以花名及人物而成的浪漫杰作。 清代李汝珍的一部《镜花缘》,便罗列 了百位花仙,而天南地北的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